当你觉得“月薪一万不够花”时,中国还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

原创 2019-6-6 话题分类:消费
摘要: 曾几何时,我们打开个视频就有一些抓人眼球和耳膜的广告铺天盖地的袭来,什么“你的姑姑带着你的大雕去抢钱啦!”什么“系兄弟揪来砍我!”,还有各种成龙甄子丹陈小春吴孟达代言的神奇游戏,“一刀爆满地”“一刀100级”,这时我们心里都会默念一声:Low!

曾几何时,我们打开个视频就有一些抓人眼球和耳膜的广告铺天盖地的袭来,什么“你的姑姑带着你的大雕去抢钱啦!”什么“系兄弟揪来砍我!”,还有各种成龙甄子丹陈小春吴孟达代言的神奇游戏,“一刀爆满地”“一刀100级”,这时我们心里都会默念一声:Low!


有水平的应该是些什么“月薪一万不够花”、“煎饼大妈月入3万”、“年薪10万还好意思在大城市混吗?”这种制造焦虑的标题吗,这才是一个高级Low的文案必须的素质。


周围的朋友圈也有各种各样的好消息,喜提捷豹的微商、出国旅游的机票、每天一顿国贸79西餐厅早点,处处一片繁荣景象,让我们感觉“绳命,是剁么的回晃;绳命,是入刺的井猜”。



在朋友圈,为什么秀?


废话,难道在朋友圈说“老板是个二百五,骂我说为什么今天右脚先迈进办公室;都TM快结婚了,我女朋友跟官二代跑了!”即便或许这才是我们生活最真实的一面。


大家其实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和最希望装的逼展示给大家,本性使然或者虚荣心作祟,有人严重,有人轻微罢了。


让别人羡慕的无非就是大家都想拥有的标的物,我有你无或我强你弱的东西,显示出我的优越性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就如某些影视表演系微商总是喜提豪车,这样他们就能以一个令人羡慕的标的物引诱你入坑。如果经济水平和科技高度发展,那么他们还会以更高的标的物来引诱你,以后也许你能看到“某运营总监喜提宇宙飞船。”



相应的那些创作了“月薪一万不够花”、“煎饼大妈月入3万”、“我的助理已经月薪五万”这些文章,就是赤裸裸地制造焦虑。


在这些作者看来,月薪一万不得了了,离讨饭的薪资水平够远了吧!月入三万就是羡慕的薪资啦!年薪20万就终于能在大城市横着走啦!当然,写这些文章人,可能自己还靠泡面果腹。


当然某位新媒体教母不在此列,她已经靠制造焦虑获得财富自由了。虽然听说她的公司解散,还给公司员工发了毕业证,什么毕业证?一级焦虑制造师吗?


既然这么赚钱,你可以保持你的优势,一直让我们羡慕,为什么你这么好心要来把令人羡慕的技巧传授给我呢?你不是国家扶贫办的,我跟你有没有辈分传承或同门之谊。



相应的,殊途同归,制造危机感也是抓住人心的手段,“月薪一万不够花了吗?”“煎饼大妈是怎么月入3万的?”“年薪10万在大城市都不好混了吗?”


放眼那些励志书籍和生财之路,他们可不会告诉你股神巴菲特的的起步和第一桶金都要感谢他父亲和恩师带来的关系网。比尔盖茨是个富二代加官二代,他的母亲是IBM的高级主管,是母亲给了他第一个订单,他的微软才成功起步的。他的父亲老比尔威廉盖茨是美国的埃利斯商务律师事务所的老板,这家律师事务所是美国律师事务所百强之一,利用关系网,微软顺利把业务触达了这些地区。


但事实上,成功没有朋友圈里那么容易那么普遍,月薪一万也没有描述的那么不堪。


国家统计局在2019年1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也就是人均月可支配收入327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也就是人均月可支配收入1218.5元。如下图:



全国人口中收入最高的20%的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为64934元,占少数的超高收入者拉高了整体水平,相应的年收入在6.5万元以上的人群便不到10%了。


由此可知,理论上如果你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万元,你就打败了90%的中国人。


国税总局规定,个人年收入超12万元需要申报。在2017年,申报人数在1500万人左右, 1500万人占中国人口的比例不到1.1%,理论上说如果你月入过万,你就超越了99%的中国人。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差距大,也有理由说一些贫困的地区拉低了整体收入水平。所以将数据对准发达地区。在全国可支配收入排名前十的地区,其中只有四个省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000元/月。


在低收入地区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5958元,平均下来,每月收入不到500元。但这还真谈不上贫困。中国的贫困标准是每人每年2300元,以这个标准计算,2017年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046万人。也就是说,你花几千块钱买一台手机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这可能是3000万人全年的收入。


直观一点来说,以下几条能比较通俗的说明白。



之前这张图片的刷屏,让很多生活在都市的人感到难以置信,我们总是习惯根据自身周围的情况去推测天下,以为全国各地的城市都是车水马龙高楼广厦,月入过万是职场标配,本科生已经烂大街。



就像新闻传播一样的道理,每天早起辛勤下田劳作的农民,他的一天恬静、平淡、劳累,没有什么爆炸性的事情能调动他人的猎奇心。除非他某天挖出了一个国宝,你才会短暂的在新闻上注意他几秒。


但全国有千千万万这样普通的人保证着我们生活的正常运转,正如你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你与他的空间没有什么交集,你和他的认知也是建立在各自周围环境的反馈上,你有你的车水马龙,他有他的闲云野鹤。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北上广深四座城市的总面积仅仅占据全国的0.33%,再加上4个准一线城市和15个新一线城市的面积,占全国土地的比重也才接近3%,这意味着超过全国面积97%的土地上发生的故事,是身处大城市的人们所不清楚的。


那是一片广袤无垠而又令人浮想联翩的地方,那里有近三百个地级市,三千个县城,四万个乡镇,六十六万个村庄近十亿人口真实的生活着。


仔细思考一下“月薪一万是讨饭”这种文章,你们以为重点在月薪过万?不是的,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中国人。


谁可以代表中国人? 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还是各省会和副省级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还是某个离市区相隔百里的山区小村落中某个离群索居的人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李迅雷在一份经济报告中讲到:国内10亿人没坐过飞机,5亿人没有用上马桶。作为权威人士和权威报告,其性质比写手和微商的数据要真实可信的多,那我们就以这份报告做分析。


截至2018年,中国的航空运营商共搭载乘客6亿人次,按照正常的分析,这6亿人次的数量对应搭载过飞机的个人,通过SabreMarket Intelligence的数据分析,作为乘客基本不会超过2亿人,因为,坐飞机的人通常会有来回,一个来回打对折也有3次;其次,6亿人次中应该有相当的一部人是多次往返乘飞机的,比如经常出差的人;再次,这些乘客中还会有一部分的外国乘客。


有人可能觉得:不会吧,只有这么点人坐过飞机么?但是如果你有时间,多走走多问问,你会发现甚至自己的亲戚里都有很多人没有做过飞机。


我们是一个重乡土的民族,经济发展是近几十年才开始的,大多数老人都没有坐过飞机,年轻一代很多人都是在工作后出差或有能力出游的情况下才选择了飞机作为出行工具。还有很多人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还没有出过远门,不需要坐飞机。


一位同事有一天感叹:“住在机场旁边30年了,还没做过飞机呢!”回头想想,我在帝都十几年,不也没去过颐和园?正常。


飞机或许听起来就高大上一些,我们再说一个数字,中国至少有超过5亿人没用过马桶。


为了证明这个数字不是危言耸听,我们要详细列举一下李教授的分析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末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的中国家庭有8339万户,使用水冲式非卫生厕所的721万户,使用卫生旱厕的2859万户,使用普通旱厕的10639万户,无厕所的469万户,占2.0%。


据此分析,在2017年,冲式卫生厕所的家庭农村总户数的比重为36.2%,到2018年提高到了40%,那么农村地区大概仍有3.4亿人的家庭用不上抽水/冲水马桶。再算上城镇人口,偏保守估算,中国至少有超过5亿的人口没用上马桶。


当然,按照这样纯数据的估算方法,可能存在一些偏差。因为,一个人可能之前坐过飞机,只是在统计数据的那一年没有乘坐过而已。至于抽水马桶,确实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的,即使在城市里,也有大量的蹲式便器存在,因为有人用不惯马桶,原因是总觉得和排出去的东西还保持某种特定连接,感觉很不爽,以及根深蒂固的蹲着更健康的思想。


所以不论是单个的数据分析和全面的数据分析,都存在着在特定情况下的前提和特殊条件的影响。即便是权威统计的数据,也无法全面的反映出数据所代表的对象的真实存在。


再回头看所谓的“月薪一万不够花”、“煎饼大妈月入3万”、“年薪10万还好意思在大城市混吗?”都是抓住了单个数据的新闻性,用偏面的信息刺激读者。


您要是天天去超市买有机蔬菜,健康果汁,高档西餐,那一万的薪水生活几天确实要准备过讨饭一般的生活。


煎饼大妈每天凌晨起床,顶着寒风站在路口,承受着手背皴裂的疼痛辛劳几个小时,这是你能坚持下来的生活吗?况且,她每个月都能收入3万吗?是净收入3万吗?



可是,这些写手可不管那么多,只要这个数据能为他们的文章提供可发挥的素材就可以了。他们素材所抓住的点便是焦虑!因为我们的焦虑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流量,而流量是可以变现的。


在这个时代里,各种各样的焦虑变得无孔不入:不去健身会焦虑,不读书会焦虑,不吃健康食品会焦虑,不去旅行会焦虑。总有一个声音,试图告诉你,你还不够优秀,你活得不够好!以至于评我们开始认同这样的社交公式:世俗的成功=优秀=被认同。


为什么我们会容易被焦虑影响呢?


因为当下社会的节奏已经超过了很多人的认知速度,担心“落后”和担心“被时代抛弃”,是开启焦虑的开关。


在放眼现在的社会,有无数的人告诉你,要努力去改变自己,努力去变得更好更好更更好。但当你看不到自身“变得更好”之路的尽头时,焦虑和抑郁也常常随之而来。


人们在追求金钱、工作、名车的时候,想要的往往不是这些事物本身,而是拥有这些东西后得到的他人的注意、尊重或爱,这些东西都能有效的消除焦虑。


所以那位月入3万的煎饼大妈她的收入满足了她的需求吗?起早贪黑的她会觉得辛苦吗?身体的疲劳会影响他的健康和心情吗?她辛辛苦苦赚的钱是存在银行还是投资了?存起来的钱抵的过通货膨胀的冲击吗?又或她的投资是赔是赚?月入3万所付出的成本真正抵的过它的价值吗?


现代社会已经经济高度发达了,这是一个不会轻易饿死人的社会了,你只要找到哪怕一份薪资最低的工作都能保证吃到饭活下去,只要你正常的努力,你就会因为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获得更高的收入,经济逐渐好转并立足于社会。


在农村,除了田地中的收成,养殖,畜牧,捕鱼都可以带来额外的收入,由于很多不在立税和统计的范畴内,但这些也是实实在在的收入,所以,单纯的数据无法全面描述经济的落地本质,月收入的高低也无法确定的反应生活质量。


物质生活的追求本质上还是为了精神生活的满足,在我国,历朝历代的生活智慧和精神世界都是丰富多彩,惊艳生动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作品万世流芳的同时,处于那个氛围中的诗人词人作者,也一定是幸福的。那个时代追求物质吗?也会追求,但关键的是,李白的诗歌和曹雪芹的红楼梦这些没有稿酬的作品,也同样伟大。


所以,消除焦虑的关键,是不做无谓的比较,而不轻易被“比较”左右,就要找到自己精神世界的支撑。有了支撑的丰满的精神世界,就不用在乎“别人助理月薪五万”或者是“世间皆苦”之类的言论。都是向死而生的人世间,抓紧体会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种情绪和经历,才是正事。

本文为“知顿平台”(https://www.zdone.com)投稿文章,作者:山里王小仙,责编:青青,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文章原始来源。如有疑问,请您联系我们。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知顿slogan
2019-06-06 17:40:55
当你觉得“月薪一万不够花”时,中国还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
消费 原创

曾几何时,我们打开个视频就有一些抓人眼球和耳膜的广告铺天盖地的袭来,什么“你的姑姑带着你的大雕去抢钱啦!”什么“系兄弟揪来砍我!”,还有各种成龙甄子丹陈小春吴孟达代言的神奇游戏,“一刀爆满地”“一刀100级”,这时我们心里都会默念一声:Low!


有水平的应该是些什么“月薪一万不够花”、“煎饼大妈月入3万”、“年薪10万还好意思在大城市混吗?”这种制造焦虑的标题吗,这才是一个高级Low的文案必须的素质。


周围的朋友圈也有各种各样的好消息,喜提捷豹的微商、出国旅游的机票、每天一顿国贸79西餐厅早点,处处一片繁荣景象,让我们感觉“绳命,是剁么的回晃;绳命,是入刺的井猜”。



在朋友圈,为什么秀?


废话,难道在朋友圈说“老板是个二百五,骂我说为什么今天右脚先迈进办公室;都TM快结婚了,我女朋友跟官二代跑了!”即便或许这才是我们生活最真实的一面。


大家其实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和最希望装的逼展示给大家,本性使然或者虚荣心作祟,有人严重,有人轻微罢了。


让别人羡慕的无非就是大家都想拥有的标的物,我有你无或我强你弱的东西,显示出我的优越性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就如某些影视表演系微商总是喜提豪车,这样他们就能以一个令人羡慕的标的物引诱你入坑。如果经济水平和科技高度发展,那么他们还会以更高的标的物来引诱你,以后也许你能看到“某运营总监喜提宇宙飞船。”



相应的那些创作了“月薪一万不够花”、“煎饼大妈月入3万”、“我的助理已经月薪五万”这些文章,就是赤裸裸地制造焦虑。


在这些作者看来,月薪一万不得了了,离讨饭的薪资水平够远了吧!月入三万就是羡慕的薪资啦!年薪20万就终于能在大城市横着走啦!当然,写这些文章人,可能自己还靠泡面果腹。


当然某位新媒体教母不在此列,她已经靠制造焦虑获得财富自由了。虽然听说她的公司解散,还给公司员工发了毕业证,什么毕业证?一级焦虑制造师吗?


既然这么赚钱,你可以保持你的优势,一直让我们羡慕,为什么你这么好心要来把令人羡慕的技巧传授给我呢?你不是国家扶贫办的,我跟你有没有辈分传承或同门之谊。



相应的,殊途同归,制造危机感也是抓住人心的手段,“月薪一万不够花了吗?”“煎饼大妈是怎么月入3万的?”“年薪10万在大城市都不好混了吗?”


放眼那些励志书籍和生财之路,他们可不会告诉你股神巴菲特的的起步和第一桶金都要感谢他父亲和恩师带来的关系网。比尔盖茨是个富二代加官二代,他的母亲是IBM的高级主管,是母亲给了他第一个订单,他的微软才成功起步的。他的父亲老比尔威廉盖茨是美国的埃利斯商务律师事务所的老板,这家律师事务所是美国律师事务所百强之一,利用关系网,微软顺利把业务触达了这些地区。


但事实上,成功没有朋友圈里那么容易那么普遍,月薪一万也没有描述的那么不堪。


国家统计局在2019年1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也就是人均月可支配收入327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也就是人均月可支配收入1218.5元。如下图:



全国人口中收入最高的20%的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为64934元,占少数的超高收入者拉高了整体水平,相应的年收入在6.5万元以上的人群便不到10%了。


由此可知,理论上如果你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万元,你就打败了90%的中国人。


国税总局规定,个人年收入超12万元需要申报。在2017年,申报人数在1500万人左右, 1500万人占中国人口的比例不到1.1%,理论上说如果你月入过万,你就超越了99%的中国人。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差距大,也有理由说一些贫困的地区拉低了整体收入水平。所以将数据对准发达地区。在全国可支配收入排名前十的地区,其中只有四个省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000元/月。


在低收入地区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5958元,平均下来,每月收入不到500元。但这还真谈不上贫困。中国的贫困标准是每人每年2300元,以这个标准计算,2017年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046万人。也就是说,你花几千块钱买一台手机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这可能是3000万人全年的收入。


直观一点来说,以下几条能比较通俗的说明白。



之前这张图片的刷屏,让很多生活在都市的人感到难以置信,我们总是习惯根据自身周围的情况去推测天下,以为全国各地的城市都是车水马龙高楼广厦,月入过万是职场标配,本科生已经烂大街。



就像新闻传播一样的道理,每天早起辛勤下田劳作的农民,他的一天恬静、平淡、劳累,没有什么爆炸性的事情能调动他人的猎奇心。除非他某天挖出了一个国宝,你才会短暂的在新闻上注意他几秒。


但全国有千千万万这样普通的人保证着我们生活的正常运转,正如你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你与他的空间没有什么交集,你和他的认知也是建立在各自周围环境的反馈上,你有你的车水马龙,他有他的闲云野鹤。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北上广深四座城市的总面积仅仅占据全国的0.33%,再加上4个准一线城市和15个新一线城市的面积,占全国土地的比重也才接近3%,这意味着超过全国面积97%的土地上发生的故事,是身处大城市的人们所不清楚的。


那是一片广袤无垠而又令人浮想联翩的地方,那里有近三百个地级市,三千个县城,四万个乡镇,六十六万个村庄近十亿人口真实的生活着。


仔细思考一下“月薪一万是讨饭”这种文章,你们以为重点在月薪过万?不是的,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中国人。


谁可以代表中国人? 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还是各省会和副省级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还是某个离市区相隔百里的山区小村落中某个离群索居的人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李迅雷在一份经济报告中讲到:国内10亿人没坐过飞机,5亿人没有用上马桶。作为权威人士和权威报告,其性质比写手和微商的数据要真实可信的多,那我们就以这份报告做分析。


截至2018年,中国的航空运营商共搭载乘客6亿人次,按照正常的分析,这6亿人次的数量对应搭载过飞机的个人,通过SabreMarket Intelligence的数据分析,作为乘客基本不会超过2亿人,因为,坐飞机的人通常会有来回,一个来回打对折也有3次;其次,6亿人次中应该有相当的一部人是多次往返乘飞机的,比如经常出差的人;再次,这些乘客中还会有一部分的外国乘客。


有人可能觉得:不会吧,只有这么点人坐过飞机么?但是如果你有时间,多走走多问问,你会发现甚至自己的亲戚里都有很多人没有做过飞机。


我们是一个重乡土的民族,经济发展是近几十年才开始的,大多数老人都没有坐过飞机,年轻一代很多人都是在工作后出差或有能力出游的情况下才选择了飞机作为出行工具。还有很多人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还没有出过远门,不需要坐飞机。


一位同事有一天感叹:“住在机场旁边30年了,还没做过飞机呢!”回头想想,我在帝都十几年,不也没去过颐和园?正常。


飞机或许听起来就高大上一些,我们再说一个数字,中国至少有超过5亿人没用过马桶。


为了证明这个数字不是危言耸听,我们要详细列举一下李教授的分析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末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的中国家庭有8339万户,使用水冲式非卫生厕所的721万户,使用卫生旱厕的2859万户,使用普通旱厕的10639万户,无厕所的469万户,占2.0%。


据此分析,在2017年,冲式卫生厕所的家庭农村总户数的比重为36.2%,到2018年提高到了40%,那么农村地区大概仍有3.4亿人的家庭用不上抽水/冲水马桶。再算上城镇人口,偏保守估算,中国至少有超过5亿的人口没用上马桶。


当然,按照这样纯数据的估算方法,可能存在一些偏差。因为,一个人可能之前坐过飞机,只是在统计数据的那一年没有乘坐过而已。至于抽水马桶,确实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的,即使在城市里,也有大量的蹲式便器存在,因为有人用不惯马桶,原因是总觉得和排出去的东西还保持某种特定连接,感觉很不爽,以及根深蒂固的蹲着更健康的思想。


所以不论是单个的数据分析和全面的数据分析,都存在着在特定情况下的前提和特殊条件的影响。即便是权威统计的数据,也无法全面的反映出数据所代表的对象的真实存在。


再回头看所谓的“月薪一万不够花”、“煎饼大妈月入3万”、“年薪10万还好意思在大城市混吗?”都是抓住了单个数据的新闻性,用偏面的信息刺激读者。


您要是天天去超市买有机蔬菜,健康果汁,高档西餐,那一万的薪水生活几天确实要准备过讨饭一般的生活。


煎饼大妈每天凌晨起床,顶着寒风站在路口,承受着手背皴裂的疼痛辛劳几个小时,这是你能坚持下来的生活吗?况且,她每个月都能收入3万吗?是净收入3万吗?



可是,这些写手可不管那么多,只要这个数据能为他们的文章提供可发挥的素材就可以了。他们素材所抓住的点便是焦虑!因为我们的焦虑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流量,而流量是可以变现的。


在这个时代里,各种各样的焦虑变得无孔不入:不去健身会焦虑,不读书会焦虑,不吃健康食品会焦虑,不去旅行会焦虑。总有一个声音,试图告诉你,你还不够优秀,你活得不够好!以至于评我们开始认同这样的社交公式:世俗的成功=优秀=被认同。


为什么我们会容易被焦虑影响呢?


因为当下社会的节奏已经超过了很多人的认知速度,担心“落后”和担心“被时代抛弃”,是开启焦虑的开关。


在放眼现在的社会,有无数的人告诉你,要努力去改变自己,努力去变得更好更好更更好。但当你看不到自身“变得更好”之路的尽头时,焦虑和抑郁也常常随之而来。


人们在追求金钱、工作、名车的时候,想要的往往不是这些事物本身,而是拥有这些东西后得到的他人的注意、尊重或爱,这些东西都能有效的消除焦虑。


所以那位月入3万的煎饼大妈她的收入满足了她的需求吗?起早贪黑的她会觉得辛苦吗?身体的疲劳会影响他的健康和心情吗?她辛辛苦苦赚的钱是存在银行还是投资了?存起来的钱抵的过通货膨胀的冲击吗?又或她的投资是赔是赚?月入3万所付出的成本真正抵的过它的价值吗?


现代社会已经经济高度发达了,这是一个不会轻易饿死人的社会了,你只要找到哪怕一份薪资最低的工作都能保证吃到饭活下去,只要你正常的努力,你就会因为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获得更高的收入,经济逐渐好转并立足于社会。


在农村,除了田地中的收成,养殖,畜牧,捕鱼都可以带来额外的收入,由于很多不在立税和统计的范畴内,但这些也是实实在在的收入,所以,单纯的数据无法全面描述经济的落地本质,月收入的高低也无法确定的反应生活质量。


物质生活的追求本质上还是为了精神生活的满足,在我国,历朝历代的生活智慧和精神世界都是丰富多彩,惊艳生动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作品万世流芳的同时,处于那个氛围中的诗人词人作者,也一定是幸福的。那个时代追求物质吗?也会追求,但关键的是,李白的诗歌和曹雪芹的红楼梦这些没有稿酬的作品,也同样伟大。


所以,消除焦虑的关键,是不做无谓的比较,而不轻易被“比较”左右,就要找到自己精神世界的支撑。有了支撑的丰满的精神世界,就不用在乎“别人助理月薪五万”或者是“世间皆苦”之类的言论。都是向死而生的人世间,抓紧体会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种情绪和经历,才是正事。

本文作者:山里王小仙

好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知顿slogan
下一篇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