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IPO的背后,你需要重新认识水滴公司

原创 2021-5-6 话题分类:综合
摘要: 水滴的资本故事,随着赴美上市掀开了新的一页!

北京时间5月1日,水滴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更新了F-1招股书文件,确定发行价格区间为每份ADS(美国存托证券)10到12美元,计划发行30,000,000股ADS(行使超额配股权前),预计初始募资额约为4亿美元,公司估值超过50亿美元。

水滴公司于两周前提交了IPO申请,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WDH”。公开资料显示,水滴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旗下包括水滴筹、水滴保、水滴互助等业务,公司创始人为美团前高管沈鹏。

水滴要上市,风评浪如潮!

井喷般的关注度背后,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原因,一是水滴筹的名头太大,毕竟它是国内第一大个人大病求助平台,服务已经深入中国的“下沉市场”;二是公众对水滴公司上市有误解,很多人认为一家“公益平台”,怎么可能上市,怎么需要上市呢?

对此,紫金财经小编要说,作为公司化运营的一家企业,水滴和其他互联网公司一样是商业机构,外界将其误解为“公益平台”最可能的原因是,水滴筹从上线之初就是一款免费的大病求助工具。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就曾表示,水滴筹和水滴互助本质上是水滴公司提供的更普惠的保障手段,也是最好的保险教育场景,这也是水滴公司区别于其他保险机构的独特优势,这种模式是很受美国资本市场认可的。

通过招股书我们也不难发现,水滴不仅是一家商业公司,而且已经建立了独有的,基于“保险+健康服务”的商业模式。水滴筹并不为公司贡献营收,公司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保险平台水滴保,这也是其赴美上市的最大看点之一。


有业内人士分析,水滴的商业闭环和行业发展紧密相关。传统的保险产业触达客户非常依赖线下经理人,营销成本高,并且很难触及三四线城市的用户群体。水滴公司先以网络互助、大病个人求助业务触达用户,再基于上述业务产生的大数据,联合保险公司,定制更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普惠型保险产品,切入商业健康险领域。

对于公众而言,通过水滴公司紧锣密鼓的上市安排,有必要修正一下认知:一家基于商业逻辑的公司上市本就无可厚非,不能因为水滴筹免费,就认为水滴是慈善机构,是公益组织,不应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进行苛责,而应该给予点赞。

水滴的商业底色

作为一家成立仅5年的公司,水滴的发展速度惊人。

整体来看,水滴公司作为互联网保险科技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疾病的“事前保障+事后救助”方案。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渠道,以普惠保障的方式,成为我国医保之外的一个商业保障体系,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最合适的保险保障。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8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分析》的报告,中国互联网保险市场规模将在 2030 年前后达到 2.5 万亿人民币,复合增速达 25%,市场空间巨大。

而水滴公司自成立以来,已获得多轮融资,得到腾讯、博裕资本、高榕资本、瑞士再保险等机构的垂青。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水滴已有7轮融资,总额约40亿人民币。

水滴的投资人名单中,既有互联网巨头,也有知名基金,还有全球保险巨头,这些不差钱的机构投资水滴公司,显然是看好水滴所在的互联网保险赛道,以及水滴良好的成长性。

保险不同于电商,也与直播卖货存在本质差异,基本上不存在冲动消费的可能。人们购买保险,一般经过仔细考察和深思熟虑,因此保险的成交是真实需求的反映。


根据水滴的招股书,2020年,水滴公司实现营收30.28亿元,同比增长100.4%。营收主要来源于向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分销服务、以及向保险公司和其他保险经纪或代理公司提供技术服务等。如此高的增速,恰恰说明水滴业务的确“适销对路”,抓住了用户的真实需求。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保险分销佣金收入是水滴公司的核心业务,贡献收入占比高达89%,剩下的11%的营收,则来自于管理费收入、技术服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3.6%、6.4%及0.9%。

这样的收入结构,体现了水滴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商业底色,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回应了外界质疑:“公益还是生意”之争。

起于场景,成于保险

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是,既然水滴筹不赚钱,甚至还赔钱,为什么水滴公司还愿意大力投入,乐此不疲?

根据招股书的披露,水滴公司2018年至2020年营收分别为2.38亿元、15.11亿元、30.28亿元,但净亏损分别达到2.09亿元、3.22亿元、6.64亿元。“水滴筹”不光不赚钱,反而还需要公司为其输血。

水滴公司付出了代价,也让水滴筹快速成长。截至2020年12月31日,水滴筹平台已有超过3.4亿人累计捐款超370多亿元,在中国所有医疗筹款平台中募集资金金额排名第一,170多万名患者在这个平台受益。根据行业公开资料推算,水滴筹筹款总额增速、平均单笔赠与金额均居行业领先。水滴筹“服务好、筹款多、提现快”的品牌形象为人们所熟知。

成绩斐然的同时,水滴筹作为保险教育场景,客观上也促进了水滴公司保险业务的快速增长。众所周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本身就是宝贵的财富,这给了水滴公司发展保险经纪业务的巨大机会。

依托于群聚效应和流量。水滴保则以“互联网保险经纪”的定位迎来了快速发展,据招股书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31日,水滴已与62家保险公司达成合作,提供200种健康和人寿保险产品,累计服务的保险用户数量约为7940万人,累计付费保单数达到3070万张。

招股书显示,水滴保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别实现9.72亿元、66.68亿元和144.26亿元的首年保费,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5.25%。


起于场景,成于保险。水滴筹、水滴互助对于网民来说是非常好的保险教育场景,通过保险、保障必要性的普及,全民的健康管理意识、保险意识得以提高。尤其水滴公司深入的下沉市场、中低收入群体,向来是我国健康保险意识教育工作中薄弱的一环,水滴公司的社会意义由此凸显。

另一方面,作为一家商业公司,跑通商业闭环、创造商业价值是天生的使命。借助水滴筹、水滴互助搭建的保险场景,水滴公司选择以水滴保业务承接用户的相关需求,来实现商业变现,最终也成就了自己的业务和事业。

不过,随着水滴公司品牌知名度的提高以及第三方流量的增加,水滴筹和水滴互助贡献的保费也在逐年降低。2020年首年保费(FYP)为144亿,其中水滴互助业务贡献的保费比例逐年下降,2020年仅为3.6%。

具体来看,水滴互助2018年贡献的保费为3.76亿,占比38.6%,2019年为8.29亿,占比12.4%,2020年为5.21亿,占比3.6%。水滴筹2018年贡献的保费为4.52亿,占比46.5%,2019年为15.33亿,占比23%,2020年为18.72亿,占比13%。

今年3月,水滴互助宣布业务升级,原互助计划于3月31日18点正式终止。一位保险科技领域的投资人表示,从数据层面来看,水滴互助的关停对水滴公司影响有限,而且还可以节约大量的财务和运营成本,让水滴更聚焦核心业务。

从行业层面来看,未来水滴公司的发展空间依然值得期待。目前,互联网保险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尤其是第三方渠道。艾瑞预计,2024年中国互联网健康险和寿险的年保费收入有望达到5920亿元,较2019年的186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1%,这也是水滴此次冲刺上市的底气所在。

水滴公司的保险因子

沈鹏在美团任职期间,经历了多名同事因无钱看病而延误治疗的悲剧,他帮助过很多同事筹款,从美团离职后,沈鹏创立水滴公司,他的初心是让更多的人在健康的时候有保障,在得病的时候拿到钱。

在沈鹏的设计中,水滴早期“众筹+互助+保险”的模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的商业闭环和模式。即便水滴互助已经完成使命下线,水滴筹一直受到质疑,却并不影响水滴保险经纪业务的坚定向上。

水滴公司将商业闭环的最重要节点押在保险业务上,某种意义上是沈鹏的必然选择。这或许与沈鹏的家庭背景有关,他的父亲是位资深的保险行业人士,沈鹏对保险行业并不陌生。


2017年5月,水滴获得全国性保险经纪牌照,推出了水滴保业务,商业闭环至此完成,水滴公司基于内部的保险因子,找到一条未来发展和变现之路。

目前水滴平台售卖的保险产品已经涵盖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寿险、年金险等多类险种。招股书显示,水滴保与62家保险公司合作,提供200款健康险和寿险产品,大部分是联合保险公司反向定制的产品。

另外,水滴给自身的定位是“保险和健康服务科技平台”,自然要在科技上做文章。据招股书,水滴公司一直在科技研发上持续投入,研发费用从2018年的6920万增长至2020年的2.44亿,占净收入的8.1%。

据水滴公司透露,水滴保已经接近100%地完成了承保核保、续费续保、退费退保以及保全服务的智能线上化,提高了用户自助式服务体验,推动了保险行业数字化进程。

在未来战略上,水滴公司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保险+健康服务"的生态圈,进一步扩大用户覆盖面和参与度,提高用户心智占有率,利用独特的解决方案解决病前保障和病后支持,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信任。

后记

水滴的资本故事,随着赴美上市掀开了新的一页!

不可否认的是,水滴的确选择了一个不错的赛道,在中国这个缺乏保险基础的市场上构建起了一整套健康保障机制。水滴的布局有其商业意义,也有巨大的社会价值!

本文为“知顿平台”(https://www.zdone.com)投稿文章,作者:萧小峰 攀攀,责编:青青,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文章原始来源。如有疑问,请您联系我们。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知顿slogan
2021-05-06 11:43:30
赴美IPO的背后,你需要重新认识水滴公司
综合 原创

北京时间5月1日,水滴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更新了F-1招股书文件,确定发行价格区间为每份ADS(美国存托证券)10到12美元,计划发行30,000,000股ADS(行使超额配股权前),预计初始募资额约为4亿美元,公司估值超过50亿美元。

水滴公司于两周前提交了IPO申请,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WDH”。公开资料显示,水滴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旗下包括水滴筹、水滴保、水滴互助等业务,公司创始人为美团前高管沈鹏。

水滴要上市,风评浪如潮!

井喷般的关注度背后,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原因,一是水滴筹的名头太大,毕竟它是国内第一大个人大病求助平台,服务已经深入中国的“下沉市场”;二是公众对水滴公司上市有误解,很多人认为一家“公益平台”,怎么可能上市,怎么需要上市呢?

对此,紫金财经小编要说,作为公司化运营的一家企业,水滴和其他互联网公司一样是商业机构,外界将其误解为“公益平台”最可能的原因是,水滴筹从上线之初就是一款免费的大病求助工具。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就曾表示,水滴筹和水滴互助本质上是水滴公司提供的更普惠的保障手段,也是最好的保险教育场景,这也是水滴公司区别于其他保险机构的独特优势,这种模式是很受美国资本市场认可的。

通过招股书我们也不难发现,水滴不仅是一家商业公司,而且已经建立了独有的,基于“保险+健康服务”的商业模式。水滴筹并不为公司贡献营收,公司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保险平台水滴保,这也是其赴美上市的最大看点之一。


有业内人士分析,水滴的商业闭环和行业发展紧密相关。传统的保险产业触达客户非常依赖线下经理人,营销成本高,并且很难触及三四线城市的用户群体。水滴公司先以网络互助、大病个人求助业务触达用户,再基于上述业务产生的大数据,联合保险公司,定制更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普惠型保险产品,切入商业健康险领域。

对于公众而言,通过水滴公司紧锣密鼓的上市安排,有必要修正一下认知:一家基于商业逻辑的公司上市本就无可厚非,不能因为水滴筹免费,就认为水滴是慈善机构,是公益组织,不应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进行苛责,而应该给予点赞。

水滴的商业底色

作为一家成立仅5年的公司,水滴的发展速度惊人。

整体来看,水滴公司作为互联网保险科技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疾病的“事前保障+事后救助”方案。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渠道,以普惠保障的方式,成为我国医保之外的一个商业保障体系,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最合适的保险保障。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8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分析》的报告,中国互联网保险市场规模将在 2030 年前后达到 2.5 万亿人民币,复合增速达 25%,市场空间巨大。

而水滴公司自成立以来,已获得多轮融资,得到腾讯、博裕资本、高榕资本、瑞士再保险等机构的垂青。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水滴已有7轮融资,总额约40亿人民币。

水滴的投资人名单中,既有互联网巨头,也有知名基金,还有全球保险巨头,这些不差钱的机构投资水滴公司,显然是看好水滴所在的互联网保险赛道,以及水滴良好的成长性。

保险不同于电商,也与直播卖货存在本质差异,基本上不存在冲动消费的可能。人们购买保险,一般经过仔细考察和深思熟虑,因此保险的成交是真实需求的反映。


根据水滴的招股书,2020年,水滴公司实现营收30.28亿元,同比增长100.4%。营收主要来源于向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分销服务、以及向保险公司和其他保险经纪或代理公司提供技术服务等。如此高的增速,恰恰说明水滴业务的确“适销对路”,抓住了用户的真实需求。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保险分销佣金收入是水滴公司的核心业务,贡献收入占比高达89%,剩下的11%的营收,则来自于管理费收入、技术服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3.6%、6.4%及0.9%。

这样的收入结构,体现了水滴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商业底色,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回应了外界质疑:“公益还是生意”之争。

起于场景,成于保险

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是,既然水滴筹不赚钱,甚至还赔钱,为什么水滴公司还愿意大力投入,乐此不疲?

根据招股书的披露,水滴公司2018年至2020年营收分别为2.38亿元、15.11亿元、30.28亿元,但净亏损分别达到2.09亿元、3.22亿元、6.64亿元。“水滴筹”不光不赚钱,反而还需要公司为其输血。

水滴公司付出了代价,也让水滴筹快速成长。截至2020年12月31日,水滴筹平台已有超过3.4亿人累计捐款超370多亿元,在中国所有医疗筹款平台中募集资金金额排名第一,170多万名患者在这个平台受益。根据行业公开资料推算,水滴筹筹款总额增速、平均单笔赠与金额均居行业领先。水滴筹“服务好、筹款多、提现快”的品牌形象为人们所熟知。

成绩斐然的同时,水滴筹作为保险教育场景,客观上也促进了水滴公司保险业务的快速增长。众所周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本身就是宝贵的财富,这给了水滴公司发展保险经纪业务的巨大机会。

依托于群聚效应和流量。水滴保则以“互联网保险经纪”的定位迎来了快速发展,据招股书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31日,水滴已与62家保险公司达成合作,提供200种健康和人寿保险产品,累计服务的保险用户数量约为7940万人,累计付费保单数达到3070万张。

招股书显示,水滴保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别实现9.72亿元、66.68亿元和144.26亿元的首年保费,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5.25%。


起于场景,成于保险。水滴筹、水滴互助对于网民来说是非常好的保险教育场景,通过保险、保障必要性的普及,全民的健康管理意识、保险意识得以提高。尤其水滴公司深入的下沉市场、中低收入群体,向来是我国健康保险意识教育工作中薄弱的一环,水滴公司的社会意义由此凸显。

另一方面,作为一家商业公司,跑通商业闭环、创造商业价值是天生的使命。借助水滴筹、水滴互助搭建的保险场景,水滴公司选择以水滴保业务承接用户的相关需求,来实现商业变现,最终也成就了自己的业务和事业。

不过,随着水滴公司品牌知名度的提高以及第三方流量的增加,水滴筹和水滴互助贡献的保费也在逐年降低。2020年首年保费(FYP)为144亿,其中水滴互助业务贡献的保费比例逐年下降,2020年仅为3.6%。

具体来看,水滴互助2018年贡献的保费为3.76亿,占比38.6%,2019年为8.29亿,占比12.4%,2020年为5.21亿,占比3.6%。水滴筹2018年贡献的保费为4.52亿,占比46.5%,2019年为15.33亿,占比23%,2020年为18.72亿,占比13%。

今年3月,水滴互助宣布业务升级,原互助计划于3月31日18点正式终止。一位保险科技领域的投资人表示,从数据层面来看,水滴互助的关停对水滴公司影响有限,而且还可以节约大量的财务和运营成本,让水滴更聚焦核心业务。

从行业层面来看,未来水滴公司的发展空间依然值得期待。目前,互联网保险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尤其是第三方渠道。艾瑞预计,2024年中国互联网健康险和寿险的年保费收入有望达到5920亿元,较2019年的186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1%,这也是水滴此次冲刺上市的底气所在。

水滴公司的保险因子

沈鹏在美团任职期间,经历了多名同事因无钱看病而延误治疗的悲剧,他帮助过很多同事筹款,从美团离职后,沈鹏创立水滴公司,他的初心是让更多的人在健康的时候有保障,在得病的时候拿到钱。

在沈鹏的设计中,水滴早期“众筹+互助+保险”的模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的商业闭环和模式。即便水滴互助已经完成使命下线,水滴筹一直受到质疑,却并不影响水滴保险经纪业务的坚定向上。

水滴公司将商业闭环的最重要节点押在保险业务上,某种意义上是沈鹏的必然选择。这或许与沈鹏的家庭背景有关,他的父亲是位资深的保险行业人士,沈鹏对保险行业并不陌生。


2017年5月,水滴获得全国性保险经纪牌照,推出了水滴保业务,商业闭环至此完成,水滴公司基于内部的保险因子,找到一条未来发展和变现之路。

目前水滴平台售卖的保险产品已经涵盖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寿险、年金险等多类险种。招股书显示,水滴保与62家保险公司合作,提供200款健康险和寿险产品,大部分是联合保险公司反向定制的产品。

另外,水滴给自身的定位是“保险和健康服务科技平台”,自然要在科技上做文章。据招股书,水滴公司一直在科技研发上持续投入,研发费用从2018年的6920万增长至2020年的2.44亿,占净收入的8.1%。

据水滴公司透露,水滴保已经接近100%地完成了承保核保、续费续保、退费退保以及保全服务的智能线上化,提高了用户自助式服务体验,推动了保险行业数字化进程。

在未来战略上,水滴公司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保险+健康服务"的生态圈,进一步扩大用户覆盖面和参与度,提高用户心智占有率,利用独特的解决方案解决病前保障和病后支持,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信任。

后记

水滴的资本故事,随着赴美上市掀开了新的一页!

不可否认的是,水滴的确选择了一个不错的赛道,在中国这个缺乏保险基础的市场上构建起了一整套健康保障机制。水滴的布局有其商业意义,也有巨大的社会价值!

本文作者:萧小峰 攀攀

好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知顿slogan
下一篇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