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旗下新飞凡折戟 王健林“电商梦”断

原创 2020-6-14 话题分类:消费
摘要: 裁员、王思聪卸任董事……在经历一系列风波后,万达旗下电商平台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迎来终局。

裁员、王思聪卸任董事……在经历一系列风波后,万达旗下电商平台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迎来终局。


6月9日,据界面新闻报道,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在计划注销,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债务清算。一位接近万达方面的人士进一步透露,新飞凡部分员工此前并入到了丙晟科技。另外,新飞凡的专利技术和核心资源早已转移到丙晟科技,有的技术已运用到万达广场的实体消费场景中。

曾被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寄予厚望的新飞凡如今的官网上,只有零星的几句英文,似是电影落幕时的字幕诉说着曲终人散,还有王健林那个“电商梦”的身影渐行渐远。


从“腾百万”到新飞凡 万达电商路举步维艰

其实,早在2012年5月,驰骋实体行业多年的万达便显露出进军互联网的商业意图。于是,2014年8月29日,在深圳华侨城洲际酒店,王健林、马化腾、李彦宏对着镜头,面带笑容,伸手相握,宣布万达、百度、腾讯共同出资50亿元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公司,当“腾百万”的名号响彻互联网圈,万达电商棋局上这最知名的一步落子便不显得有多突兀了。

彼时,很多人替阿里暗暗捏了一把汗,毕竟凭借万达的商家资源、百度在搜索端的流量和腾讯在社交领域的流量,随便一家创业公司都足以吃到撑死。然而,“腾百万”留给世人的也就只是三只商业巨手紧紧相握的那高光一刻,“腾百万”甚至都未来得及带领万达在电商领域起飞,便以分崩离析而告终。

此后,万达自己重新注册了一家名为“新飞凡”的公司继续电商运营。曾经,王健林希望将新飞凡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能跟马云、王兴扳扳手腕,并期待在2018年实现盈利,在2020年利润超百亿并实现上市。

然而,失去“腾百万”光环后的万达电商,发展之路并不顺遂。新飞凡并没有走出成型的商业模式,于是,在2017年的万达集团年会上,承认失败的王健林给新飞凡重新定调,要求其扎实做应用软件开发。可叹的是,这次调整和纠偏依然以失败告终。


2018年,在电商道路上探索了5年的新飞凡,以一轮大裁员宣告终结。随后,新飞凡将旗下的核心技术和大部分员工并入丙晟科技。值得注意的是,丙晟科技定位并非电商,而是对商业中心场景进行全面数字化升级,提升消费体验,欲打造全球领先的线上线下融合新消费模式。

所以,伴随新飞凡拟注销登记,是不是也标志着万达电商发展之路,从此画上了“休止符”。


有人有钱有资源 新飞凡却依旧飞不高

万达对电商的执念,背后是传统企业对于互联网的焦灼与企盼。

在万达搭建自己电商平台之初,王健林就计划构建一个全新开放的消费体验平台,与京东和阿里展开差异化竞争。彼时的京东与阿里,虽然已经在线上平台称王,线下依然是未被染指的“奶酪”。

王健林期待,万达电商依托万达庞大的会员体系、大数据体系为支撑,为城市用户提供线下的智慧电影、智慧餐饮等服务。

其实,从现今电商布局走向看,不得不说,王老板当年的设想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然而站在一个有人有钱有资源的商业巨人肩头的万达电商,却蹉跎了这许多年,不得不说或许与其多年来“内部动荡不安”有重要原因。


2012年,龚义涛出任万达电商史上首任CEO,打的是通过万达广场积分做会员体系的服务牌,但因为实际效果并没有让王健林满意,龚逐渐被边缘化,并于2014年初离职。

期间,万达集团CIO朱战备代管万达电商,他也曾提出过一些战略战术,但因为没得到贯彻执行而糊涂作罢。

2014年上半年,万达电商进入董策时代,董策对万达电商的战略方向做出调整,从赋能万达广场扩展为赋能万达集团所有业态。

然而,只不过1年时间,2015年6月,董策突然离职。对于董策当年离职的原因,媒体报道是王健林对万达电商智能广场的现场体验不够满意。

董策离职后,由万达电商COO任伟暂代CEO事务,随后李进岭担任CEO,但也仅仅干了一年。当然,无论是任伟还是李进岭,对于万达电商并没有多少话语权,因为,那一阶段,背后真正的老板是曲德君。然而,2019年,曲德君也离开了为之效力17年之久的万达。

三茬CEO,实际掌舵人更是多达五六位,几乎一年一个新人,一年一个新思路,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证明一个对错,走着走着人就散了,事就没了,也就难怪万达电商的路走得如此跌跌撞撞了。


成也萧何败萧何

其实,万达决定进军电商时已经不占任何优势。当时的阿里和京东已经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消费者看电商也不再是新鲜模样,要想把他们从习惯了的电商平台上吸引过来,必然需要极大的投入。

再者,互联网毕竟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行业,一种商业模式的成功必然会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唱,任何模仿都难以实现超越。所以,对于一个毫无电商经验而言的万达,要追寻差异化实现再升级,无疑困难重重。

最后,就是万达的出身,一个传统的房地产行业想很快具有互联网思维并贯彻执行,难度可想而知。互联网行业的制度和管理方式与传统的房地产行业也完全是两个世界,所以,以传统思维习惯去投资互联网,万达电商而今的结局也就见怪不怪了。

时机已晚,缺少电商土壤,无互联网基因……天时地利人和,无一占优,即便站在巨人的肩头,依然终究望电商之项背,即使九死一生,却终未有所得。

本文为“知顿平台”(https://www.zdone.com)投稿文章,作者:知顿君,责编:青青,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文章原始来源。如有疑问,请您联系我们。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知顿slogan
2020-06-14 20:41:51
万达旗下新飞凡折戟 王健林“电商梦”断
消费 原创

裁员、王思聪卸任董事……在经历一系列风波后,万达旗下电商平台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迎来终局。


6月9日,据界面新闻报道,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在计划注销,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债务清算。一位接近万达方面的人士进一步透露,新飞凡部分员工此前并入到了丙晟科技。另外,新飞凡的专利技术和核心资源早已转移到丙晟科技,有的技术已运用到万达广场的实体消费场景中。

曾被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寄予厚望的新飞凡如今的官网上,只有零星的几句英文,似是电影落幕时的字幕诉说着曲终人散,还有王健林那个“电商梦”的身影渐行渐远。


从“腾百万”到新飞凡 万达电商路举步维艰

其实,早在2012年5月,驰骋实体行业多年的万达便显露出进军互联网的商业意图。于是,2014年8月29日,在深圳华侨城洲际酒店,王健林、马化腾、李彦宏对着镜头,面带笑容,伸手相握,宣布万达、百度、腾讯共同出资50亿元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公司,当“腾百万”的名号响彻互联网圈,万达电商棋局上这最知名的一步落子便不显得有多突兀了。

彼时,很多人替阿里暗暗捏了一把汗,毕竟凭借万达的商家资源、百度在搜索端的流量和腾讯在社交领域的流量,随便一家创业公司都足以吃到撑死。然而,“腾百万”留给世人的也就只是三只商业巨手紧紧相握的那高光一刻,“腾百万”甚至都未来得及带领万达在电商领域起飞,便以分崩离析而告终。

此后,万达自己重新注册了一家名为“新飞凡”的公司继续电商运营。曾经,王健林希望将新飞凡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能跟马云、王兴扳扳手腕,并期待在2018年实现盈利,在2020年利润超百亿并实现上市。

然而,失去“腾百万”光环后的万达电商,发展之路并不顺遂。新飞凡并没有走出成型的商业模式,于是,在2017年的万达集团年会上,承认失败的王健林给新飞凡重新定调,要求其扎实做应用软件开发。可叹的是,这次调整和纠偏依然以失败告终。


2018年,在电商道路上探索了5年的新飞凡,以一轮大裁员宣告终结。随后,新飞凡将旗下的核心技术和大部分员工并入丙晟科技。值得注意的是,丙晟科技定位并非电商,而是对商业中心场景进行全面数字化升级,提升消费体验,欲打造全球领先的线上线下融合新消费模式。

所以,伴随新飞凡拟注销登记,是不是也标志着万达电商发展之路,从此画上了“休止符”。


有人有钱有资源 新飞凡却依旧飞不高

万达对电商的执念,背后是传统企业对于互联网的焦灼与企盼。

在万达搭建自己电商平台之初,王健林就计划构建一个全新开放的消费体验平台,与京东和阿里展开差异化竞争。彼时的京东与阿里,虽然已经在线上平台称王,线下依然是未被染指的“奶酪”。

王健林期待,万达电商依托万达庞大的会员体系、大数据体系为支撑,为城市用户提供线下的智慧电影、智慧餐饮等服务。

其实,从现今电商布局走向看,不得不说,王老板当年的设想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然而站在一个有人有钱有资源的商业巨人肩头的万达电商,却蹉跎了这许多年,不得不说或许与其多年来“内部动荡不安”有重要原因。


2012年,龚义涛出任万达电商史上首任CEO,打的是通过万达广场积分做会员体系的服务牌,但因为实际效果并没有让王健林满意,龚逐渐被边缘化,并于2014年初离职。

期间,万达集团CIO朱战备代管万达电商,他也曾提出过一些战略战术,但因为没得到贯彻执行而糊涂作罢。

2014年上半年,万达电商进入董策时代,董策对万达电商的战略方向做出调整,从赋能万达广场扩展为赋能万达集团所有业态。

然而,只不过1年时间,2015年6月,董策突然离职。对于董策当年离职的原因,媒体报道是王健林对万达电商智能广场的现场体验不够满意。

董策离职后,由万达电商COO任伟暂代CEO事务,随后李进岭担任CEO,但也仅仅干了一年。当然,无论是任伟还是李进岭,对于万达电商并没有多少话语权,因为,那一阶段,背后真正的老板是曲德君。然而,2019年,曲德君也离开了为之效力17年之久的万达。

三茬CEO,实际掌舵人更是多达五六位,几乎一年一个新人,一年一个新思路,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证明一个对错,走着走着人就散了,事就没了,也就难怪万达电商的路走得如此跌跌撞撞了。


成也萧何败萧何

其实,万达决定进军电商时已经不占任何优势。当时的阿里和京东已经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消费者看电商也不再是新鲜模样,要想把他们从习惯了的电商平台上吸引过来,必然需要极大的投入。

再者,互联网毕竟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行业,一种商业模式的成功必然会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唱,任何模仿都难以实现超越。所以,对于一个毫无电商经验而言的万达,要追寻差异化实现再升级,无疑困难重重。

最后,就是万达的出身,一个传统的房地产行业想很快具有互联网思维并贯彻执行,难度可想而知。互联网行业的制度和管理方式与传统的房地产行业也完全是两个世界,所以,以传统思维习惯去投资互联网,万达电商而今的结局也就见怪不怪了。

时机已晚,缺少电商土壤,无互联网基因……天时地利人和,无一占优,即便站在巨人的肩头,依然终究望电商之项背,即使九死一生,却终未有所得。

本文作者:知顿君

好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知顿slogan
下一篇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