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的便利蜂真的足够便利吗?

原创 2020-5-28 话题分类:消费
摘要: 作为一个薄利重运营的行业,便利店真的只能靠规模效益和减少人工来提升盈利空间?便利店的前路仍然需要时间去思考和探索。

经过两个多月被按下“暂停键”的“修整”,很多城市渐渐复苏过来,地铁上有了匆匆的身影,商业街上霓虹开始闪烁,各种商业体也纷纷开门纳客,城市的夜晚又慢慢喧嚣起来。

虽然人们渐渐回到生活的轨道中去,却不难发现,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各种经济体正陷入困顿里无法自拔。据统计,一季度,我国便利店行业整体销售额同比下滑了15%左右,甚至曾经是京津地区规模最大的便利店品牌——全时便利店也因疫情原因,从北京撤店。然而,在后疫情时代,在一些人开始唱衰便利店行业的声音里,却有一家店让人大跌眼镜,那就是便利蜂,便利蜂方面声称,便利蜂北京门店去年已经实现整体盈利。


3年1500家门店“蜂拥而至”

便利蜂,始创于2017年2月,是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便利店。便利蜂创立之初便定位中高端人群,瞄准的更是中高收入群体中的年轻消费者。

便利蜂的商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取式货架陈列商品,该类商品以高品质(进口)食品和自营食品为主,货架上陈列的大多是进口果干、奶制品、冰淇淋以及一些等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创业品牌食品。另一大类则是人力辅助获取的热食,这类食品则类似于7-11,有自选搭配的盒饭、饺子、点心和关东煮等热食。当然,便利蜂也提供成品或者半成品的“无接触配送”外卖服务。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看起来与其他品牌连锁便利店似乎并无太多与众不同之处的便利蜂,却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在全国20个城市开设了1500多家门店。而具有“便利店三巨头”之称的全家,还用了16年,才只开了2500多家店。

不但如此,作为一个一般至少需要7年才能够盈利的便利店行业,便利蜂方面声称他们在去年就已经在北京地区实现盈利,屈指一算,从成立至今也不过3年。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便利蜂先后完成了两轮融资,总金额达5.56亿美元。近日更有传言称便利蜂已累计募集资金15亿美元。对此,便利蜂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属实,资金将全部用于投资中国便利店市场,但融资细节暂不方便透露。而且,便利蜂内部预计,今年内,全国范围内的门店,将实现营运层面的季度盈利。


迅速拓店为哪般?

今年以来,逆疫情而上的便利蜂先后进入广东、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原有的华北、华东市场也加大了开店力度。此前,便利蜂执行董事薛恩远就表示过,便利蜂未来3年的门店目标数将上调至1万家。

后疫情时代,很多行业都进入了洗牌期,便利店行业也不能幸免,不少品牌连锁便利店甚至出现了倒闭的现象。那为什么此刻,便利蜂还敢不管不顾地开疆拓土呢?笔者以为,还要从便利蜂的团队组成说起。

就目前已知信息,便利蜂的创始团队有两个核心人物,一个是创业明星庄辰超,一个是邻家便利店董事长王紫。这个王紫,曾是7-11北京大区经理,2015年,带领多名7-11北京人马创建了邻家便利店,后来又转战便利峰。一个投资大咖+一个能征惯战的团队,组合在一起,应该干点什么呢?

咱们再来说说这个舶来品——便利店。中国本无便利店,有的只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街头巷尾的小卖店、杂货铺。然而,冗长的供应链、混乱的价格体系、不确定的商品质量以及低效的管理方式……随着线上销售渠道的发展壮大,那些80后童年里的路边店必然受到冲击,以至于逐渐被取代。于是,一个个连锁便利店在社区内遍地开花,成为了离顾客最近的零售方式。

然而,无论是传统零售也好,新零售也罢,零售业就是一个围绕流量产生效益的行业,成本取胜是零售业制胜的法宝。对于便利店而言,唯有一定密度的门店数量,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和协同作用,从而降低成本。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现在的“开家店,炒概念,拉融资……”这一系列操作。而且,我们也看到,便利蜂还在降低人力成本上下功夫,肉眼可及的就是北京便利蜂门店已经普遍采用了无人收银结账。

然而,作为一个薄利重运营的行业,便利店真的只能靠规模效益和减少人工来提升盈利空间?便利店的前路仍然需要时间去思考和探索。


未来的便利店更趋向成为一站式服务中心

而今,电商如此发达,为什么我们身边的便利店仍然比比皆是?因为便利店的“就近、方便”,是电商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所以可以预见,线下零售这件事情永远不会被电商完全侵蚀掉。

好邻居总经理陶冶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及,“便利店的价值应该在于服务属性和网络效应的叠加。”未来的便利店将不仅仅是为顾客提供流通的商品,更注重的是提供一种服务,满足他们的周边生活需求,比如寄送包裹,比如票务订阅,在这个过程中获取顾客的信任与依赖,并长期持续的为顾客提供与时俱进的高性价比服务,从而获得较高的服务溢价。

所以说,未来的便利店更趋向成为一个综合性一站式服务中心,新零售的明天也一定不是去人工化,因为没有人的便利,便谈不上是真正的便利。

期待新零售的未来能够实现技术与人的平衡,为顾客提供有温度更便捷的方方面面的服务。

本文为“知顿平台”(https://www.zdone.com)投稿文章,作者:知顿,责编:青青,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文章原始来源。如有疑问,请您联系我们。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知顿slogan
2020-05-28 21:07:21
盈利的便利蜂真的足够便利吗?
消费 原创

经过两个多月被按下“暂停键”的“修整”,很多城市渐渐复苏过来,地铁上有了匆匆的身影,商业街上霓虹开始闪烁,各种商业体也纷纷开门纳客,城市的夜晚又慢慢喧嚣起来。

虽然人们渐渐回到生活的轨道中去,却不难发现,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各种经济体正陷入困顿里无法自拔。据统计,一季度,我国便利店行业整体销售额同比下滑了15%左右,甚至曾经是京津地区规模最大的便利店品牌——全时便利店也因疫情原因,从北京撤店。然而,在后疫情时代,在一些人开始唱衰便利店行业的声音里,却有一家店让人大跌眼镜,那就是便利蜂,便利蜂方面声称,便利蜂北京门店去年已经实现整体盈利。


3年1500家门店“蜂拥而至”

便利蜂,始创于2017年2月,是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便利店。便利蜂创立之初便定位中高端人群,瞄准的更是中高收入群体中的年轻消费者。

便利蜂的商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取式货架陈列商品,该类商品以高品质(进口)食品和自营食品为主,货架上陈列的大多是进口果干、奶制品、冰淇淋以及一些等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创业品牌食品。另一大类则是人力辅助获取的热食,这类食品则类似于7-11,有自选搭配的盒饭、饺子、点心和关东煮等热食。当然,便利蜂也提供成品或者半成品的“无接触配送”外卖服务。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看起来与其他品牌连锁便利店似乎并无太多与众不同之处的便利蜂,却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在全国20个城市开设了1500多家门店。而具有“便利店三巨头”之称的全家,还用了16年,才只开了2500多家店。

不但如此,作为一个一般至少需要7年才能够盈利的便利店行业,便利蜂方面声称他们在去年就已经在北京地区实现盈利,屈指一算,从成立至今也不过3年。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便利蜂先后完成了两轮融资,总金额达5.56亿美元。近日更有传言称便利蜂已累计募集资金15亿美元。对此,便利蜂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属实,资金将全部用于投资中国便利店市场,但融资细节暂不方便透露。而且,便利蜂内部预计,今年内,全国范围内的门店,将实现营运层面的季度盈利。


迅速拓店为哪般?

今年以来,逆疫情而上的便利蜂先后进入广东、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原有的华北、华东市场也加大了开店力度。此前,便利蜂执行董事薛恩远就表示过,便利蜂未来3年的门店目标数将上调至1万家。

后疫情时代,很多行业都进入了洗牌期,便利店行业也不能幸免,不少品牌连锁便利店甚至出现了倒闭的现象。那为什么此刻,便利蜂还敢不管不顾地开疆拓土呢?笔者以为,还要从便利蜂的团队组成说起。

就目前已知信息,便利蜂的创始团队有两个核心人物,一个是创业明星庄辰超,一个是邻家便利店董事长王紫。这个王紫,曾是7-11北京大区经理,2015年,带领多名7-11北京人马创建了邻家便利店,后来又转战便利峰。一个投资大咖+一个能征惯战的团队,组合在一起,应该干点什么呢?

咱们再来说说这个舶来品——便利店。中国本无便利店,有的只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街头巷尾的小卖店、杂货铺。然而,冗长的供应链、混乱的价格体系、不确定的商品质量以及低效的管理方式……随着线上销售渠道的发展壮大,那些80后童年里的路边店必然受到冲击,以至于逐渐被取代。于是,一个个连锁便利店在社区内遍地开花,成为了离顾客最近的零售方式。

然而,无论是传统零售也好,新零售也罢,零售业就是一个围绕流量产生效益的行业,成本取胜是零售业制胜的法宝。对于便利店而言,唯有一定密度的门店数量,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和协同作用,从而降低成本。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现在的“开家店,炒概念,拉融资……”这一系列操作。而且,我们也看到,便利蜂还在降低人力成本上下功夫,肉眼可及的就是北京便利蜂门店已经普遍采用了无人收银结账。

然而,作为一个薄利重运营的行业,便利店真的只能靠规模效益和减少人工来提升盈利空间?便利店的前路仍然需要时间去思考和探索。


未来的便利店更趋向成为一站式服务中心

而今,电商如此发达,为什么我们身边的便利店仍然比比皆是?因为便利店的“就近、方便”,是电商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所以可以预见,线下零售这件事情永远不会被电商完全侵蚀掉。

好邻居总经理陶冶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及,“便利店的价值应该在于服务属性和网络效应的叠加。”未来的便利店将不仅仅是为顾客提供流通的商品,更注重的是提供一种服务,满足他们的周边生活需求,比如寄送包裹,比如票务订阅,在这个过程中获取顾客的信任与依赖,并长期持续的为顾客提供与时俱进的高性价比服务,从而获得较高的服务溢价。

所以说,未来的便利店更趋向成为一个综合性一站式服务中心,新零售的明天也一定不是去人工化,因为没有人的便利,便谈不上是真正的便利。

期待新零售的未来能够实现技术与人的平衡,为顾客提供有温度更便捷的方方面面的服务。

本文作者:知顿

好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知顿slogan
下一篇文章
推荐阅读